close

隨著部門擴張,下半年又來了些許新人。
工作任務中,被指派要做為新人導師的我,兢兢業業地在引領著這些人。
最近一些與主管的談話中,
我得知了主管對於我所訓練新人帶出來的結果,表達了滿意的成果。
不過,當中有提醒我的一點,
便是要讓新人習慣面對新問題時,使用「一套邏輯性的問題應對處理」方法;
而我之前所做的部分,可能就太著重於技能教學的表面流程。

可能就像小說上的習武過程吧。
我可能是個盡責的師傅,要求徒弟熟練武功心法與拳法路數,但太過流於形式;
不過真厲害的,應該是要能夠讓徒弟最後收發自如,見招拆招,
有點像太極學到極致,不拘泥於形式,透過觀察來勢來應對化解。
有悟性的徒弟可能隨便帶隨便通;
但真實狀況是,要遇到這樣的人,就如同我那抽尾牙中投獎機率一樣,低到可以放棄期待。

當然,只不過是當個工程師,可能是不用搞得像要精通武林絕學一樣這麼高深莫測。
但我目前的教學方法,可能很容易讓後輩太侷限於一些已經問題的已知解法。
或許在訓練不太變化的領域上,是有用的;
但工程師的一個現實狀況是,永遠都會有許多奇怪的、沒見過的問題跑出來搗蛋。
當遇過沒見過的問題,知道怎麼『有邏輯性』的解析面對嗎?
比起其他人的手足無措,
能因此分析研判,並開始嘗試解決方案,這好像才是工程師的核心價值所在。
至少,這就是我所處的公司內,
工程師之所以會享有額外的隱性地位優勢原因:實力(解決問題能力)至上。

經過這樣被提點,我覺得我是應該要修改一下我的引領方針了。
既然主管透過面試,篩選了許多有潛力的後輩入行;
我應該是不要太浪費,又或者是太埋沒他們的才能。
之前大概是很在意效率與訓練進度,所以沒有留太多時間給新人發揮;
我是應該放手去讓他們傷腦筋,
可能要逼他們自己來規劃安排,才會真有機會徹頭徹尾地理解或頓悟吧。
上面這番話聽起來好像本來就應該如此,
但經人提醒之後,才知這是我實務上的盲點。

======
「給他魚吃,不如給他一根釣竿」這已經是教學中的一句老生常談;
所以我在訓練過程中已經將釣竿交給他們。
但我可能太執著於釣竿的選擇與拋竿技法教學,而忽略更重要的課題是:
陪著他們在錯誤拋竿中摸索,進而了解各項技法與釣竿差異,在之後因地制宜的變通使用。

畢竟,比起只會特定定點釣魚,
能夠觀察場地而改變手法與工具的釣手工程師,才是公司想要見到的人才培訓結果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hyne1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